一对铜狮,见证了上海开埠以来的沧桑巨变;一座经幢,标记了上海古代文明的闪光……随着上海“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博物馆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成为广大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
当前,上海五大新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生机蓬勃,如何以文旅力量、科技手段助力五大新城文博事业的发展,带动上海乃至全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值得探讨和实践。
2023年11月2日,上海五大新城中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和沪上知名的旅游企业、旅游院校的30多位代表齐聚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的支持下,以分享交流会形式开展了深入的研讨。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长赵峰、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青浦博物馆馆长王辉、奉贤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嘉定博物馆副馆长诸雯先后发言,介绍了各自博物馆在文旅融合、科技发展上的经验与探索,畅谈了五大新城建设中博物馆的使命与担当。
春秋集团董事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锦江国旅国际旅游事业部副总经理谢建骁、携程网门票活动部上海区域总经理袁敏、同程网门票玩乐市场营销总监董正明等来自旅游业界的代表畅谈新时代博物馆在文旅行业中的枢纽作用与发展前景,加深了旅游产业和文博事业的共赢对接。
百度智能云图产品专家付士明、优立科技CEO张雪兵、云观博总经理杨晓华、维迈科技总经理凌毅等文博科技领域头部企业的高层代表分享了文旅科技与博物馆空间场景融合的最新实践案例和应用场景,元宇宙、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文博领域,拓展了博物馆的展现空间。
我校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副院长施蓓琦教授从旅游专业教育的角度,回顾了学校在文旅科技领域的探索实践,介绍了学校上海地区开办的首个“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情况,期待能和博物馆、文旅企业有更多深入产教融合的合作。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交流介绍了上历博在推动文旅融合、科技赋能博物馆发展中的工作计划。未来上历博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努力做好上海历史与海派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以跨界思维筹划未来一系列的展览与活动,将上历博打造成为一个融文、教、旅、商于一体的开放式平台,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对内发挥文化地标功能、对外发挥文化客厅作用。上历博在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自身潜力的同时,期待能够和各个博物馆、文旅企业、旅游院校一同携手,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校党委副书记徐继耀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博物馆、旅游企业、科技企业和旅游院校在推动五大新城文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搭建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合作、共享共赢的平台,共同探索文旅科技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将文博事业的发展和上海五大新城建设的热潮汇流,为推动上海文博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是由我校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共建的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文旅场馆数字化运营高校文化服务人才工作室”的一项重要活动。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裘争平主持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