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工艺品牌专业建设
典型案例五
开拓专业服务领域,健全社会服务效能
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部
二〇一九年五月
目 录
(二)实现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全方位社会服务模式 6
开拓专业服务领域,健全社会服务效能
--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服务社会实效分析
一、实施背景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现代学校的三大功能。中职学校专业社会服务是围绕中职学校的专业所进行的社会服务项目。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在示范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也是示范品牌专业建设的新挑战,它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更为品牌专业建设发展获得新空间。中职学校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社会服务功能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客观要求。开展适合本专业特点的社会服务既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又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校遵循“以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社会服务促进专业建设”的原则,搭建服务平台,发挥服务功能。
二、主要目标
(一)搭建服务平台,发挥服务功能
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利用焙烤开放实训中心的平台,在能级提升的基础上,把焙烤开放实训中心建设成为集实践教学、技能实训、技能赛场、职业体验、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为一体,充分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辐射作用。
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上,学校充分发挥丰富的社会服务资源,并以其为载体,深抓服务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体制,并在新的服务领域开疆拓土,深挖服务项目,以服务队伍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寻求政府、行业、社会及企业的大力支持,开拓视野,扩展影响,提高在区域内的示范效能。将各类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二)制定服务路径,拓宽服务效能
学校制定服务路径,不断拓宽服务效能,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办产业机制,深度挖掘校企合作领域,整合学校优势技术资源,寻求在社会服务范围和质量上有大幅度提高。
三、实施过程
(一)开展职业体验,提升职业认知
学校积极策划对四平街道社区居民等21个单位的各类对象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特别是关注对中、小学生的职业体验,培养他们对焙烤行业的职业认识和职业兴趣,以帮助同学们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职业教育,进行职业体验。
近年来,上海市贸易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立足专业特色,发挥资源优势,主动服务社会,积极探索“职业启蒙教育”新路径,将“装饰蛋糕制作”“巧克力成型”“糖艺”特色项目与体验活动相结合,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职业技能体验日活动,拓展同学们对职业的认知,帮助他们体验职业、发现自己、启迪未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近三年中开展各类体验活动1976人次。
图1 职业体验日小学生在学习制作蛋糕
(二)开展订单培养,服务行业需求
学校近年来的教学效果在集团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主管单位光明集团于2016年准备成立大丰英茂制糖有限公司,充分考虑到学校食品专业的师资、教学条件的优势,以期通过协商,开展订单式培养,共同开发培养制糖公司所需要的人才。正是基于此,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首批开启招收了32人的订单班,该班级教学模式采用做学一体,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毕业后学生全部到大丰英茂制糖有限公司工作,实现所学所用零距离,需求的无缝对接。而这批人才现都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骨干,满足了光明集团的需求。
图2 订单班学生与大丰英茂制糖有限公司领导合影
(三)开展职后培训,满足社会需求
学校在发展学历教育和在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充分专业建设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开设《西式面点师》(三、四、五级)培训项目,面向行业开设《粮食检验工》(三、四级)、《仓储保管》、《经营管理》、《业务岗位》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体系,搭建终身学习平台。
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定制式内训服务、员工岗前培训、技能培训、职工综合素质培训等项目,提高职工的岗位能力及转岗就业能力,满足该专业紧缺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需求。与此同时,学校考虑到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本着“关爱残疾人,共创和谐家园”的爱心,与残联对聋哑人、智障人共同不定期举办西点培训班,指导提高他们的西点操作技能;与司法局共同对失足少年进行教育,去青浦监狱送教上门。近三年来,学校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对服务的需求与专业所能提供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面向社会和企业员工开展技术培训27013人次。
(四)开展师资培训,进行交流合作
中西部烘焙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小饼房业者为提高经营业务及提高技能,纷纷到大城市需找新技术、新理念,但东部焙烤市场与中西部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焙烤市场存在天然差异,中西部需要有更加贴切当地市场的烘焙教育理念及体系。为了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我校与云南普洱职教中心、云南楚雄民族中专开展合作进行师资培训32人次,提高了当地烘焙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学校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对中西部师资培训模式作了的研究和探索,从培训方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例如,“中美职业教育连线”的专题培训,不仅了解到了美国社区大学的现状和美国职教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在国外专家的指导下参与了西点制作。
学校多年来扶持与帮助云南、贵州等地兄弟学校,通过联合办学、师资培训交流、教学软件共享、生源共享、学生实习就业资源共享等,带动薄弱地区职业院校发展,开展对外援教128人次。
(五)承担技能鉴定,服务社会需求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导,积极在社会上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多种社会服务,提高影响力。结合学校示范品牌专业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健全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扎实推进。通过对设备的更新与换代,不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队伍的管理,于2016年成为了职业鉴定所信息化登分管理示范所,是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西式面点师”工种具备五个等级全覆盖的唯一一个的技能鉴定所。
近三年中开展“西式面点师”职业技能鉴定16615人次,其中一级132人次,二级409人次,三级546人次,四级3582人次,五级11946人次。
(六)进行产品研发,提升科研实力
学校以校企互惠共赢、共同发展为宗旨,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上海市贸易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与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了小麦胚芽芝麻饼及婴幼儿营养强化面条。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了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目前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已与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上海市面包新语食品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本专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3 与企业共同研发的产品--小麦胚芽
(七)举办技能大赛,成为世赛基地
自第一届上海市星光计划实施以来,西点烘焙项目一直在我校举办,每一届比赛过程中我校的选手都能够获奖。由于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师资力量雄厚、培养的学生3次晋级国家队。学生陈孟利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技术能手,蓝天刚获得第二十届全国西点烘焙职业技能大赛的金奖,近三年取得省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8个,2017年成为上海市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选手集训基地,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实施保障
(一) 建立实训基地实现资源保障
食品实训室是拥有总投资1800万元的上海市焙烤开放实训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实训室11个、实训工位数240个,使学生的技能实训得到有力保障,同时,焙烤开放实训中心设有焙烤行业“西式面点师”工种的技能鉴定所,有力促进了该专业的专业建设与行业的紧密结合。配备相应器材及设施的及时更新,落实岗位职责管理办法,以确保教学、培训职能的充分有效发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现社会培训及认证等发展目标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二)组建优质团队实现师资保障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获取技师专业资格证书以上的有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100%,具有稳定的特聘教师队伍,特聘教师都是来自行业的技术能手,三年来本校学生西点中级考证合格率从95%到99.2%;对外培训考证合格率达到100%;高技能、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成果与成效
(一)实现了服务光明、服务行业
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依托光明集团,在建立实习基地、订单班、员工培训、咨询服务、提供兼职教师、委托学校“订单式”培养、接纳毕业生等,建立双方共建、双赢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服务光明、服务行业的目标。
(二)实现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全方位社会服务模式
上海市贸易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开放教学点,承接各类师资培训、职后培训、技能鉴定等,不仅使得本校专业学生在考证、升学和技能培训方面有个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有效地服务了社会需求。
(三)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本专业的发展
近三年“西式面点师”社会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人数的逐年递增,各类对外服务(含职业体验活动)与交流项目的增加、加强教师课题、科研的要求,对专业教师的技能、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外培训,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扩大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并提升了专业的辐射力。
六、体会与反思
(一)正确分析,精准定位
社会服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一职能不断向纵深拓展。如何认清定位、调整策略、发挥优势,决定了专业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学校专业社会服务的特点在于突出技能和面向基层,只有正确分析自身优势和特色,准确地进行社会服务的定位,主动适应地区产业机构升级及对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特色社会服务之路。
(二)自身发展,内涵提升
学校应紧密集合社会服务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发展自身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以提升学校整体内涵,为自身专业建设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整合资源,服务创新
未来学校将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落实服务保障措施、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搭建专业社会服务网络平台,实现远程实时服务,开展为企业送教、送技术上门等活动;创新服务内容,建立专业社会服务信息资源库,为企业提供量身订做的技能菜单式服务。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大方向背景下,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战略决策下学校继续研究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提升专业服务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