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党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习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共鸣。上海旅专党委书记刘晓敏说:“全校广大师生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全力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对接对标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高质量培育旅游实战英才,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迈向新征程。”
作为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旅游高校和国家示范性旅游高职院校,上海旅专一直致力于旅游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情景式共享教学,推动长三角学分互认,凭借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的教育模式,展现了旅游业界“黄埔军校”的风采。
共享课程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旅游职业教育一体化也开始发力。2020年,上海旅专牵头开展了长三角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学分互认,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到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先期试点院校均以各院校省级及以上的精品数字化课程为“资源池”,搭建起长三角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学分互认课程平台,实现跨平台资源集成、跨区域课程互选、跨院校学分互认。
从追溯咖啡的起源讲起,展示咖啡“从种子到杯子”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不仅轻松学会咖啡冲煮好方法,还能掌握基本的咖啡拉花艺术……这是长三角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学分互认课程平台上的“咖啡文化”课程内容之一。
长三角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学分互认课程平台,促进了“知识型+技能型”精品课程走出本校,供区域内外校分享,有益于人才培养。跨区选课者之一、上海旅专2020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林舒琪同学说,“作为大一学生,我很高兴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学到其他旅游院校的特色课程,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非常有帮助。”
上海旅专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副教授龙睿表示,比起以往分门别户、相互独立的学分制度,长三角联盟的学分互认很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创新融合。她说,从实施情况来看,目前选课学生满意度很高,“这正是我们职业教育所希望实现的开放思维、大教育‘立交桥’理念,促进了校际教学交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据了解,在这个大平台上,上海旅专还拿出了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市级精品课程“旅游概论”。学习中,学生可遇见12位老师,与千名各地同学交流,灵活自如地与各类旅游实践要素对接。经过“杂交”优化学习后,学生们进步明显:脱口而出专业术语,敏锐洞察旅游动态,自信坚定交流业务,完成从校园“学生人”到实践“旅游人”的第一次蝶变。
龙睿认为,学分互认是实现高职教育多元化、开放式发展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它为学生带来精彩的课程资源大餐,也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更多的养分。”
校企合作 培养复合型数字化人才
当前,复合型数字化人才紧缺已成为全行业的共性问题,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文旅企业的转型发展。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沪上各大高校旅游教学也加码了数字化人才的培养。
上海旅专校长康年表示,学校在“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方面具备师资、教学理念与教学环境等先天优势,企业具备实务平台与实战机遇。“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企业是锻炼人才的平台,校企合作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经和基础工程”。
为此,上海旅专和重点旅游企业通过学院共建、证书共创、标准共研、资源共享等形式开展浸润式合作,赋能复合型数字化旅游人才培养。例如,上海旅专与携程、华住、东方绿舟等企业合作开办酒店数字化运营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微学院等,共同扎实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上海旅专与华住共建数字化运营产业学院,成为旅专致力于拓展产教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华住中国联席总裁刘欣欣说:“华住之所以有此信心,是因为华住拥有强大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原因是在数字赋能下,用尽可能少的人,去服务好尽可能多的客户。“学生通过新成立的产业学院的专业学习和系统培训,掌握相关本领,能够胜任经理工作,这就是我们产教融合的目的。”
“与华住合作的酒店管理数字化运营实战型教学是国内首创。”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人力、财务、产品、质量控制、供应链等12个维度的内容都将纳入新专业的核心课程。”
据介绍,为了培养知行合一的旅游管理数字化人才,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学校积极开拓创新,通过开展线上教学,在推进教学大数据中心2.0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教学管理数字化转型,依托大数据技术赋能教学管理,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和建设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让学生们有沉浸式的教学体验。
除了精品数字化课程外,学校还打造数字化教学课堂、智慧教室,为学生营造数字化育人氛围。“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具有数字素养、数字应用能力的人才,为行业复苏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上海旅专旅游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梁老师说道。
精英引领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赵正老师不仅重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导学生,同时也在用自己的良好品格去影响学生。赵老师待人谦和,他教导学生要从容和自信,要真心为自己鼓掌。”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教师风采巡礼栏目里,会展与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芳如此评价赵正老师。
赵正是会展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从教三年以来,赵正潜心教学、科研与学生工作,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他将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与交叉学科的有关内容,以及实践经验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贯穿于教学之中。
“言传身教,亦师亦友”,是旅专学子给赵正老师贴的标签。赵老师的学生小徐说:“对于我们在课上提出的问题,赵老师会很耐心地接纳和解答。特别是在专业课学习上,赵老师并不是让我们‘死记硬背’,而是要求以理解学习为主,鼓励我们多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参加全国导游服务大赛的谢莹在谈起她的指导老师王育峰时说:“开始备赛后,从四月到七月,整整三个月的线上培训,50道中文讲解题、80道英文讲解题,还有1000道文化题及自选导游词,再加上才艺运用。王育峰老师全程一题一题的耐心讲解,不断地修改稿子、调整我的学习计划。每一个赛项模块都离不开王老师的谆谆教导。”
在王育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多次获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项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比赛等国家级、省市级竞赛奖项。
近年来,上海旅专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作了许多有益探索,积极贯彻“人才强校”战略,以“团队建设”为载体,以“精英引领”为重点,持续推进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内涵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培育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比如,学校注重引导教师以丰富的党史资源,创新的教学方式,多样的课程设计,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党史育人元素,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在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思政育人格局背景下,学校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辐射效应的课程思政领航学院、领航团队和领航课程,4门课程获评市级及以上课程思政优秀课程,2门课程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示范课程。
上海旅专相关负责人说:“近两年,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协同育人形成的强大合力,依托行业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讲座,准确有效地向学生传递了行业、企业、职业信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生发展需求,筑牢铸魂育人体系,培养新型文旅人才。”